伴随新一代爸爸妈妈婴幼儿教育理念的进步,针对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愈加遭到看重。记者近期采访广州的一些刚刚生育了孩子的家庭发现,不同于去早教班的教养方法,现在生活式早教成为了新父母的婴幼儿教育时髦话题。
生活式早教
强调家庭环境
今年29岁的小薇在广州一家外企工作,对于新生事物一向比较感冒。小薇的孩子9个多月,已经参加过好几种早教培训机构。小薇对记者说:去早教班上课已经不是唯一的早教方法了,正在时尚的是生活式早教。
何谓生活式早教呢?顾名思义,生活式早教就是主张在日常促进儿童早期进步。对于0~3岁孩子来讲,家庭是他非常重要的活动场合,因此,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与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程度。据广州新童伴早教专家黄绎霖介绍,生活式早教最早起来自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主张的PAT运动,意即parents as teachers(让爸爸妈妈成为老师),倡导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爸爸妈妈。专家指出,虽然生活式早教理念并非最新的,但这一理念在国内并没得到广泛推进。
研究表明,在遗传既定的状况下,早期经验对孩子的成长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0~3岁是孩子人格进步和智商潜能的形成阶段,时间越靠前,孩子的可塑性越大,因此也越重要。黄绎霖觉得,虽然孩子在婴儿时期看着好像傻傻的,但事实上对于不少刺激都能留下印刻式印象,印刻被反复加深,就可以形成孩子刚开始的记忆,从而决定其情商和IQ的进步。而对于0~3岁孩子来讲,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在家人的伴随下度过,所以家庭环境的影响其实比早教班来得要紧得多。
理念变革
家人是非常重要的老师
教育难道不是老师的事吗?谈起生活式早教,不少父母不以为然。然而专家觉得,对于0~3岁孩子来讲,短短几十分钟早教班的影响远远比不上家人有哪些用途。家庭是孩子不可以选择也不可以回避的场合,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大教育资源,对品德行为及习惯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学堂,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正所谓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比不上一个美满的家庭。
据专家介绍,家庭对孩子心理品质和行为进步的影响是学校等其他环境没办法比拟的。由于家庭带有启蒙性、长期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征。因此家人的教育观和教养方法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成长。专家觉得,孩子在以后的社会角逐中能否存活,能否面对、能否适应,只取决于围绕在他身边的每个大人,取决于大家为他做了些什么,取决于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爷、姥姥。
专家教路
婴幼儿教育先育己
广州爸爸妈妈学堂会长许化利觉得,谈到生活式早教,养育者自己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养育者应该认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到最大且最直接的影响源于爸爸妈妈,伴随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独创性、潜能与活动的模式在家庭中渐渐被塑造。而幼儿时期的人格培养相当要紧,在孩子生活的前六年,假如爸爸妈妈没办法帮助他顺利完成各种探索的需要,孩子将终其余生探索着童年所失去的一部分。所以,为人爸爸妈妈者,怎能不小心?
据悉,一些早教中心也常举办专门针对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讲坛,金宝贝广州区域总监杨倩觉得:养育孩子不但件充满乐趣和刺激的工作,同时可能也是所有爸爸妈妈一生中面对的最大挑战。婴儿的吸收能力就像一块海绵,譬如有些父母有忧郁的倾向,那样孩子非常快就会被感染,不论你是不是知道,婴儿已因此遭到了伤害。因此正确的早教需要从父母自己的观念转变开始。
抓住孩子敏锐期
据早教专家孙瑞雪介绍,敏锐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敏锐期得到充分进步的孩子,头脑明确、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质和本质。顺利通过一个敏锐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对于养育者来讲,应该了解孩子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敏锐期,由于婴儿大脑的发育结构和心理进步结构有着既定的秩序。据悉,孩子第一用口来感知世界。因此吮吸手指总是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在口的敏锐期,孩子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知道外在,建构自我。因此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不然他会有挫败感。等孩子到了手的敏锐期,就会很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假如这个时候父母说不要动、安静下来,就等于不让儿童考虑。
借助生活元素施教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觉得,儿童的心理类似一块白板,日后心理的进步就是在这块白板上学习打造起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早期经验是通过后天不断给予的丰富刺激日积月累后形成的经验,进步是刺激量变的过程。
新童伴早教专家田欣觉得,生活式早教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都可以成为非常不错的教程。孩子自发地专注于玩水、玩沙、玩米、玩牙刷、翻马桶盖、爬上爬下、翻箱倒柜、抓住扔掉都是要紧的学习过程,因此父母可以借助这类机会不失机会地帮助孩子成长。
看重家庭环境氛围
生活式早教理念倡导重视创设好的家庭婴幼儿教育环境,把教育目的贯穿到日常。而家庭环境氛围包含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部分。专家对于物质环境的需要是整洁优美:经过布置的卧室、厕所、厨房、客厅、书房和花园都可以成为孩子好的课堂。
其次更为要紧的则是精神环境。专家觉得:家庭的精神环境的关键字是爱与自由。民主型的教育教养方法对孩子进步最有利,由于任何形式的创造都是在情感自由、探索自由的条件下达成的。父母不要随便干预孩子玩,不强制孩子学这学那,而应该重视进步民主、宽松、温暖的家庭环境,和孩子打造亲密、平等的关系。除此之外,书香型、时髦型、艺术型等不一样的家庭氛围也是形成孩子个性的沃土。